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 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简讯 > 正文

在履职尽责中争当“猛虎标兵”——记三十工程处“猛虎式”青年标兵许涛

发布时间: 2025-04-28 浏览量: 作者:党委工作部

从大学毕业后,许涛来到三十工程处工作,近六年来,他立足本职工作,埋头苦干,勇毅前行,以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,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。

六年淬炼:从“财务新兵”到“纪检尖兵”

2019年6月,许涛进入三十工程处后,迎来了他第一个工作岗位--项目部出纳员。从宿州背起行囊,他毅然踏上通往山西大同的火车。到达项目部,同事们问他“你为什么会选择到三十工程处?跑到那么远的项目?”他说:“我在学校的招聘会上看到了三十工程处的招聘简介,感觉到了企业丰富的文化,辉煌的历程,我很向往,当时招聘人员和我说项目上条件比较艰苦,但是我想试试”。

就这样,他在项目上慢慢扎根下来,从一开始的懵懂稚嫩,逐渐蜕变为了能独立管理资金收支、食堂账目、计税缴税等工作的财务能手。

2020年3月,他调任处监审部,协助开展纪检和审计业务。为了尽快上手,他给自己制定“三个一”学习计划:每天下班留一个小时钻研《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实务》《审计理论与实务》,每周在中纪委官网学习一堂业务知识,每月学习一篇纪检案例分析,很快便上手案件线索查办、监督检查等业务,主动参与谈话、制作笔录、撰写工作报告等具体工作,努力成为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的行家里手。在2024年度集团纪检业务知识测试中,他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。

监督有温度:做企业发展的“护航者”

在许涛心中,纪检工作不仅是“打虎拍蝇”,更是“治病救人”。他深入落实《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“四种形态”实施办法》要求,将其作为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,坚持治未病防未然,落实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方针,注重用好第一种形态,充分发挥“四种形态”层层设防的作用,在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谈话提醒、批评教育、责令检查、予以诫勉等方式让党员们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,及时纠正了一些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确保第一种形态真正用起来、实起来、硬起来,做实了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。在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,他统筹把握事实证据、纪法标准、思想态度等具体情形,综合考量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、情节、危害、后果等因素,区分不同情况,给予不同处置,做到宽严相济、精准得当。

律己如尺:守好纪检人的“第一扇门”

他时刻牢记打铁还须自身硬这一基本要求,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在工作生活中从点滴做起,严格要求自己,维护了纪检人员“打铁人”的良好形象。作为一名纪检人员,他牢固树立纪法意识,按规矩办事,习惯在“聚光灯”下行使权力,在“放大镜”下开展工作,切实做到了公正用权、公平办事。曾经有人说他“太死板”,他却认真地说:“如果连自己的家门都守不住,还有什么资格去监督别人”。在工作之余,他把《党章》《准则》《条例》等放在案头,多翻多看、躬身自省,自架“高压线”、自设“防火墙”、自念“紧箍咒”,不断增强了自己拒腐防变的能力。

工作中,他用每一次较真的核查、每一场深入的谈话、每一项制度的完善,诠释着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的深刻内涵。在国企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,他就像一枚小小的纪检“螺丝钉”,紧紧铆在监督的岗位上,用坚守与付出,为企业的行稳致远上紧了纪律保险栓。